人癌症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家庭,經過研究發現,在癌症病友中存活率最高、復發率最小通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;

(1)
對癌症有積極正面的態度。


(2)
與家人之間維持良好的關係。

(3)
對生命產生更高的希望與熱愛。

若是不幸,癌症病人採取的是負面態度與情緒,而想要放棄自己,這時與家人容易發生衝突,在這種情形下病情反而容易惡化。

面對癌症的發生可分為四個階段:


(1)
不能相信。

(2)
憤怒。

(3)
與醫生討價還價。

(4)
很沮喪的接受事實。

(5)
從接受事實中用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它。

面對癌症有以下幾點積極觀念:

(1)
當面對癌症,自己應該負的責任是甚麼?首先看清楚,是「我們自己來控制癌症,而不是癌症來控制我們。」醫生負責治療病人的身體,我們除了把身體交給醫生以外,我們仍然需要掌控我們自己的心靈、精神,與醫生一起配合來治療。

(2)
癌症並不是一個死亡的宣判,而是一個死亡的提醒,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會死的。同時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來重新看待生命。

(3)
癌症絕對是一個危機,而危機這個字,分開來看則是在所有有危險的關頭,都是一個機會,而現在癌症是一個危險還是一個機會,則要靠大家來選擇。

(4)
永遠不要放棄希望,要信任醫師的科學治療。這種信心,對病患的治療非常有影響,科學的治療是客觀的,所以我們應該主觀的告訴我們的身體,經過這些治療以後會驅走壞細胞,而重生好細胞。

(5)
要相信自己能夠存活,每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,縱然醫生說這種病例以前沒有存活率,但是你仍然有可能就是那個第一個存活下來的病人,要告訴自己的身體,你可能做得到,然後你的身體才可以跟你合作,一起來對抗癌。

(6)
要勇敢的面對已經失去的,並更重視且充分利用仍然擁有的。如果老是想著壞細胞,壞細胞會更活躍;但如果老想的是好細胞,則好細胞就會更活躍。

(7)
病人的家屬要有正確的觀念,給病人希望及活下去的理由,家人的細信心,可以增加病人的信心,所以家人一定要給病人希望和信心。

在經過治療以後,身體往往會感覺非常痛苦,偶而會有些負面的情緒發生,這些是正常的,唯一要注意的是這種負面的情緒不要拖得太久,若是拖得太久,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,甚至影響到與別人相處的關係。 憤怒、沮喪、害怕、焦慮這種負面的情緒,若是一直沒有消除,會影響到整個免疫系統,身體會受到打擊。長期的沮喪也會影響到飲食不正常,睡不好覺,有時腦部也會產生某種化學物質而讓你更沮喪,變成惡性循還,而形成憂鬱症。

至於要如何來舒解這種負面的情緒,首先要了解擔心害怕的原因是甚麼。有了原因就知道如何去面對。憤怒的背後通常都是因為受傷,而受傷的背後又都是因為愛。因為你很熱愛你的生命,而癌症使你受傷,你因為受傷而憤怒。但是我們如果看到我們生命深處是來自愛時,我們就不需要用憤怒來處理,而用愛來表達。

適度的運動可以舒解情緒。另外在吸氣時可觀想自己是在吸取美好的宇宙能量,吐氣時則觀想是在吐出不好的能量。這種一邊呼吸,一邊自我暗示的方法,可以讓自己重新得到更新。

雖然你是一個癌症病患,自己在受苦,但是你並不孤獨,而是整個家庭都在受苦,雖然最苦的是你個人,但家人是一個群體,所以整個家庭家人的疼痛是一樣的,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奮鬥,你的家人也在不同的角度與你一起奮鬥。

家人與朋友是最直接能幫助我們在癌症上打勝仗的人,病人與家人應該做一個開放性的溝通,述說自己的一些情緒、害怕、擔心,跟你的家人一起分享,家人應用聽與接受的態度,與病人一起合作。另外,當你生病時,有時你的朋友不知該如何與你交談、幫助你,這時應該多鼓勵朋友問問題,同時也可以告訴朋友你自己的需要,而與朋友維持良好的關係。

我們需要了解自己對生命真正追求的目標是甚麼,應該多花些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一個人如果積極的為他自己的興趣去奮鬥的話,癌症很少有機會會復發。我們要先找到吸引我們活下去的理由,繼而對生命有很深的渴望而更熱愛我們的生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爾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